18503805876
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
守护粮安:现代化稻谷烘干工艺解析

作者:上海山桥时间:2025-08-22

       秋收时节,稻浪翻滚,丰收的喜悦之后,如何确保稻谷安全归仓,成为摆在每一位粮食人面前的关键课题。传统晾晒方式受制于天气、场地,且易造成粮食污染、破碎损失。现代化、智能化的烘干工艺,正以其高效、稳定、优质的突出优势,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提升粮食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。

精细化预处理:优质烘干的基石

烘干前的预处理至关重要。新收获的稻谷需先经过初清,有效去除杂质、秸杆等,确保烘干气流畅通无阻,实现均匀干燥。同时,应根据稻谷的品种、初始含水率(通常为25%-30%)进行分级、分批处理。切忌将不同含水率的稻谷混烘,以避免最终成品干湿不均,影响存储安全。

智能分段控温:守护稻谷的生命力

稻谷烘干的核心在于“柔”与“准”。稻谷是热敏性作物,急于求成的高温暴烘会导致“爆腰率”急剧上升,严重影响出米率和米饭口感。因此,必须采用分段式缓苏烘干工艺:

  • 1.预热阶段: 首先以中低温(约40-45℃)对湿稻谷进行预热,使其内外温度均衡,为深度脱水做好准备。

  • 2.匀速脱水阶段: 逐步将温度提升至核心烘干温度(通常控制在55-60℃)。在此阶段,热风将稻谷内部水分平稳地“逼”出,同时大风量进行排湿。此过程要求温升平稳,避免剧烈变化。

  • 3.缓苏调质阶段: 这是提升品质的关键。在烘干过程中,设置多次“缓苏”环节,即暂停加热,让稻谷内部水分有足够时间由内向外缓慢迁移,从而有效减少内外水分梯度应力,极大降低爆腰率,保持稻谷活性。

严谨操作与后处理:确保长期存储安全

烘干过程中的操作同样重要。应确保稻谷在烘干塔或烘干机内均匀分布,厚度一致,以保证受热均匀。烘干终点需精准判断,将稻谷含水率均匀降至13.5% 的国家安全储存标准。烘干后的稻谷不能立即入库,需经过冷却工序,将其温度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差不足5℃,方能入仓储存,否则余热会引发稻谷结露、发热、霉变,前功尽弃。

守护粮安:现代化稻谷烘干工艺解析(图1)

       相比传统方式,现代化热泵烘干机或循环式烘干塔的优势显而易见:它不受天气影响,可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,极大提升了烘干效率,保障了抢收粮的及时处理。更重要的是,其精准的温湿度控制能力,能将爆腰率增值严格控制在2% 以内,远低于传统方式的损伤率,显著提升了稻谷的加工品质和经济价值。同时,封闭式的烘干环境也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,确保了粮食的清洁与安全。

       选择科学的烘干工艺,就是选择对丰收成果的最大尊重。它不仅是解决晾晒难题的机械手段,更是迈向现代化农业、守护大国粮安的重要一步。

守护粮安:现代化稻谷烘干工艺解析(图2)